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

null
  对大众而言,绝大部分信息只需要分享一次。有了第一个分享出口,其它分享平台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了。观察来看,最近几个月原本应该分享在微博的信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说给谁看」和动机至关重要,尽管微信和微博定位不同,但有一部分内容本就是同时符合两种场景的,内容正在转移是事实。

  然后有朋友在知乎上问,为什么用户的内容和互动场所会发生这样的转移呢?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地用朋友圈,而微博的活跃度降的厉害。看起来有以下这些原因。

1. 大众用户通过微信、微博分享的信息,本身有比较大的交集。

2. 微信里的绝大部分关系是真实的,且双向。基于一张照片、一句感想而引发的互动更易发生,且「赞」这种轻度互动比评论/转发都来得容易,成本更低。(微博前不久也加上了大拇指的「赞」)

3. 在「将我的内容分享/托管/抵押在一个 SNS 上」这件事情上,用户容易上瘾,持续的分享行为容易发生;一旦上瘾,所产生的内容和影响就是呈指数级的。这背后有巨大的网络效应;

4. 因此,对于大部分信息,一旦有一个好的平台可分享出去,要将其分享到第二个平台的动力就大大降低了。随着在 A 平台(微信)的持续分享,对于 B 平台(微博)的依赖度降低就不只是线性的了。

5. 微信注重隐私分级,部分高级、偏定制化的分享需求亦可满足。这是一个加分项。

6. 微博是为更快地获取信息,媒体属性明显;朋友圈是为更好地跟朋友分享生活瞬间。在「分享」这件事情上,朋友圈更自然也更接近真实生活需求。

7. 微博服务于「更快看看这个世界最近发生了什么」,它的产品设计就需要用户不断地刷刷刷;微信朋友圈服务于「看看朋友们最近做了些什么」,积累一段时间才看的话,你可能会认真往后翻,这比微博有更高的信息到达率。

  然后有人问,如何在这个现象刚刚发生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个现象?我认为观察/验证这种现象如何发生的,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多用产品。评论家们有段时间极力鼓吹「微信将替代微博」,产品经理会说「这两个产品的定位就是不一样的,也不见微博完全替代博客嘛」。别人的话都不可全信,唯有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总结现象,这是作为个体深入体验一款产品最直接的感受和回报。

  当然,我认为「微信朋友圈的活跃度已经超越微博」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成立。在「个人/家庭生活动态」、「旅行图片分享」等特定的类别内容下,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活跃度才高于微博。像「韩亚航空失事」这样的社会事件,微博依然是表达个人情绪和获取资讯的第一通道。产品定位和设计,直接影响了用户的预期和使用方式。「转自黄海均的博客,原文在此」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有19个想法

  1. huiris

    用朋友圈的人,大部分都是之前乐忠于在QQ空间发动态消息的那群人,用户方面高度重复。越来越感觉,某一天,马化腾会亲自把微信干掉的。

    回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