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product

产品经理应该先写需求文档还是先画原型?

模型:对产品形态结构的梳理,包括功能模块,逻辑关系,信息架构,业务流程等,可以用脑图,use case图,业务流程图来表示,根据不同产品,产出物的侧重点不同。但模型很必要,是可以帮助产品经理将一个想法,或是脑子中的模型梳理清楚,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想清楚的细节,这些是指导后面产品设计师(或产品经理)进行原型设计的。同时,描述模型的产出物可以做为传递,帮助别人理解你的产品形态。
软件:MindManager,Visio

原型:即画出产品layout,即不包括界面设计和视觉元素在内的产品细节形态的线框图,包括导航逻辑体现对应的信息架构,交互流程,页面布局,功能任务点,页面(流程)跳转逻辑和较为明确的文案设计等。一个高保真的产品原型,不仅是所有的完整的“线框图”,还同时要有对应的注释内容,很多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不注意这一点,没有注释内容一样不利于传递,因为原型除了在做用户测试外,还是要给界面设计师和工程师看的。
软件:AxureRP

PRD:即我们说的产品需求文档,这个东西在快速发展迭代,产品导向的互联网公司中的主要作用是存档,备案和忽悠大老板。他主要是由上面两个部分组成,要说再重要的就是加上一些前期调研的内容,比如用户调研结果,竞品分析等。如果你的模型和原型做的足够明确,你会发现,工程师或是界面设计师跟本不会去看PRD。产品评审的时候,你打开一个30页的word文档,第一页是目录,第二页是行业背景……你不觉得这是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吗?
当然,不能否认,写出一份规范高质量的PRD也是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之一。
软件:Word

产品狗的挖坑与填坑

  看到一篇关于产品从业人员入门级指南,不完全认可,但觉得写的还不错,以下内容为转载,原文地址:猛戳
  最近公司产品业务调整相对比较多,人员变化也有些大,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残留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就会发现别人挖的坑,埋的雷,于是就要排雷,填坑。当然了,自己有时候也会挖坑,埋雷。其实我们不想挖坑,我们只是互联网的搬运工。

  当你经历过坎坷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产品经理』的时候,回头看看走过的道路,原来有那么多被你亲手挖出来后又填起来的『坑』。我这里所指的『坑』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经历过这些『坑』的磨练之后,你会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注意,我这里要说But了,在你没有填补好这个『坑』并且走过去的时候,你会因为『深陷其中』而异常的痛苦,甚至想要放弃,相信我,这些感受我也都曾有过,所以,我们今天来一起看看这些『坑』都是什么,如何避免,又如何后知后觉。
继续阅读

百度贴吧产品商业化的一些想法

  百度贴吧这么多年来一直拥有很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与最初学生吧,学校吧,地方吧,明星粉丝吧等大量贴吧的人气聚集密不可分,但是随着互联网逐步趋于移动端与商业化,小米借助QQ空间营销大获成功后,各种社交类产品也更加重视商业化纷纷成立商业化独立部门,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有庞大用户群的社交媒体。
百度贴吧开放平台产品方向规划

方向一:B2C 精准用户

1、背景

  百度在搜索算法中给予自身产品很大的权重,很多内容都有优先于贴吧内容和贴吧入口,在企业官方贴吧中,这一部分流量属于类SEM流量,很精准,并且目前免费,用户在搜索某一企业品牌词时可直达该贴吧,企业可以迅速聚集对自己企业或产品感兴趣的人于贴吧内

继续阅读

OTT盒子市场现在是什么情况?

一、 目前市场状况

1、销售状况:

  2013年OTT盒子销量已经达到1000万台,其中有70%的销售是基于互联网,而小米盒子仅占其中19.5%,剩余50.5%的市场被各种山寨盒子瓜分(如:海美迪、开博尔)。

2、用户群体:

  目前每个家庭人数普遍为3口人以上,按此计算电视用户数量已经远超互联网用户,在显示器屏幕和手机屏幕增长都已经放缓并且已经是红海市场的时候,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家庭电视市场,目前购买盒子的用户以一二线城市中等收入以上的数码爱好者和发烧友居多,这部分用户大多时候被认为是种子用户,因为他们具有:愿意尝试新事物、具有传播能力、能够发现产品的不足并愿意反馈,也是互联网所有产品争抢的一批用户。

3、为什么OTT盒子会有市场?

  目前主流电视厂商已经推出“智能电视”其中大部分功能与OTT盒子功能相似,除了传统电视厂商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理解用户体验,不具备易用性以外也有一些合作推出的智能电视如:爱奇艺、乐视,但是电视是耐消品,对于大部分用户需要将家里的“传统电视”升级为“智能电视”成本太高,对于动辄几千元的智能电视来说,数百元的OTT盒子会成为用户的主流选择。

继续阅读

那些抢占家庭入口的盒子们

  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这几天推特和微博、朋友圈到处都是买盒子的信息,原因是想带回家给父母用,送亲戚朋友,我们公司的同事也想带一款我们自己做的盒子回家过年,吹吹牛,装装X!有这种需求的大多数是互联网从业者,之所以选择电视盒而不是智能路由、随身WIFI神马的,我想其中原因是终于有一款互联网设备进入到家庭传统领域,能让父母和亲戚知道我们每天做的是什么了。

  随着电视盒子的需求增加,抱怨声也越来越大,本文中以小米盒子举例,小米盒子是目前市面上卖的假装挺好的一款电视盒子,买电视盒用户的第一主观判断是看视频,抱怨也主要来源于其视频资源不够丰富,应用太少等等。最近也经常有朋友让我推荐一款视频资源丰富的电视盒我的答复是“没有”!为什么呢?请搜索一下:广电181号文,有线电视是广电的一块肥肉,属于垄断不可侵犯的领域,所以广电限制了互联网机顶盒的接入,所有设备必须接入牌照方才可以提供视频内容。
a08b87d6277f9e2ff08c311b1d30e924b999a9014c08db54
  牌照方主要有:小米盒子、乐视盒子——未来电视(ICNTV),爱奇艺——CIBN(国广),还有一些牌照方如:百视通等,牌照方资源少,版权内容不丰富,CDN部署不完善造成视频播放卡,都是其主要问题,小米也深受其害,但无奈树大招风必须要接入牌照方,并且视频内容不可运营,只能根据牌照方资源自己定制皮套上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品牌盒子都特么那么垃圾。
继续阅读

设计师是不是真正的用户

null
  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都是会以自己为角度来进行设计。设计师会把自己当做用户。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会产品用户的立场上,真正的体会到用户的感受。

  但是设计师常常在很多方面与用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工作之后,我发现自己在使用手机应用的很多习惯方面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仔细想想,时间长了,变化了还真不少。这些习惯的改变,是从真正的用户变为做产品的人所导致的。

  很多产品刚装在手机上,或者安装更新后,用户第一次使用时,会有一个引导。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会有这个引导,而且,引导的内容还不少。我以前使用手机应用的时候,特别讨厌这些引导。这些引导无非是做两作事情,一是教我怎么用,二是夸他自己的产品有些什么优点。做为真的用户来的,我觉得这很讨厌,如果你产品做得好用,根本不需要教,你产品做得不好用,这时候教我也学不会。至于夸自己产品优点的情况,我不会产品自己夸自己好我就会觉得这产品更好。有些引导界面甚至还与载入界面有混淆,等着它载入,但过了好久没动静,才发现是要自己去翻页。做为用户的我,从来不看这些,能跳过的跳过,不能跳过的快速滑过,不能快速滑过的,直接不用了。我那时候会觉得,如果我设计产品,一定不会加这些没用的东西。

  这是我以前了,现在做产品交互的,经常要去研究别人的产品。现在用产品,很多情况不是真正有这个需要,而是为了研究。所以,凡是碰到了有引导的地方,我会仔仔细细地看。看设计师是什么思路,想要干什么,产品有哪些优点等等。根据这些这些描述去试试产品。看得越多,越发现这个东西有趣。看引导能了解设计想告诉用户什么东西。这对使用产品的确是有一定的帮助,而且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看完引导也就几十秒而已。于是,我就这样改变了自己的习惯。在自己真正要用手机上的东西的时候,也会在首次使用的时候抽出时间去看引导。如果有产品没有加引导,反而觉得它不专业。如果自己做一个全新产品,也很有可能会加上这个东西。
继续阅读

主流网盘横向评测

  从最早的 http://box.com 开始,到 dropbox,到115网盘、金山快盘、百度网盘……也算是使用了不少国内外的网盘,许多朋友不禁要问:哪个网盘最好呢?感觉没有最好的网盘,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正准备写一篇这类的比较文章,就在知乎上看到了@王西達同学的回答,已经很是全面了,在征得王同学的同意之后,整理出来,以馈读者。
null

一句话点评

先说结论吧,这次参与讨论的网盘品牌及个人的一句话点评:

百度网盘:毫无争议的王者。体验极佳,资源极多,速度极快,容量2T,功能极多,令人佩服。
微云(腾讯):扶不起的阿斗。体验极差,资源没有,速度尚可,容量10T(需不断上传文件,较难满足),功能很少,令人失望。

云盘(360):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体验一般,资源尚可,速度极快,容量1T,功能一般,令人期待。(9月3日,360推出无限空间概念)

快盘(金山):心有余而力不足。体验上佳,资源未知,速度一般,容量0.1T,功能一般,令人惋惜。

Dropbox:强龙难压地头蛇,跟国情不符。体验尚可,仅限分享,速度很慢,容量30G,功能一般,望洋兴叹。

http://Box.net:强龙都压不过,就更不用说地头蛇了。体验尚可,文档协作,速度很慢,容量50G,功能一般,望洋再叹。

评价基于个人经验,Dropbox和Box考虑到诸多插件的支持,体验尚可。在后面的评论中有很多朋友提到了云笔记相关的产品,比如:evernote, 有道云笔记等,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并不把这些笔记本归做网盘的行列。简单的说,云笔记的目的是存储文字图像信息,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怎么样帮用户保存随处可见的碎片信息,而网盘的核心在存储,虽然在根本上都是保存数据,但是从面向目标上有很大不同。

另外,之前的内容我在Box的地方提到了他的版本显示问题,但是由于我的了解不够全面,导致忽视了其他家也有,但是不甚明显的版本控制功能,于是一并删去。

下面根据我试用的经验,我来依次说说这些个网盘的优点和缺点,请注意:这些都是我个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感受,有严重的个人倾向。并且其中许多比较的部分,没给出具体参数,只根据我使用的经验给出相对排位。

继续阅读

Axure Pro 6.5 for Mac安装包和汉化包教程

  最近工作繁忙很久没更新了,新的iMac安装各种必备软件,当然少不了Axure这个吃饭的软件,但发现网络上大多数都为英文版而且中文汉化包基本没有内容,有几个百度前面的都是要收费的,MD费了好大劲找到汉化包写这篇日志主要用来备份一下。

Axure Pro6.5 for Mac :点击下载
Axure Pro6.5 汉化包(win/mac):点击下载
Axure Pro7.0 汉化包(win/mac):点击下载
★ 汉化方法:

首先退出正在运行中的 Axure (如果您正在使用).
将 lang.rar 文件解压, 得到 default 文件.

★ Windows版
null

① 复制 default 文件;
②进入Axure 安装目录, 类似” C:\Program Files\Axure\Axure RP Pro 6.5″ 的目录;
③新建 lang 子目录并将 default 文件粘贴到该目录下即可
④启动 Axure 即可看到简体中文界面, 说明已成功汉化
注:如果仍为英文则一定是指定的汉化文件 default 位置不正确.

★ Mac版
null

① 复制 default 文件;
② 在 应用程序 文件夹里找到Axure RP Pro 6.app程序,然后右键选择“显示包内容”,然后依次打开Contents/Resources文件夹;
③ 新建 lang 子目录并将 default 文件粘贴到该目录下即可;
④ 启动 Axure 即可看到简体中文界面, 说明已成功汉化
注:如果仍为英文则一定是指定的汉化文件 default 位置不正确.

易信,你得下猛药才能活!

null

——如何让易信尽快摆脱死亡的阴影并真正引爆流行?
  29天前,易信含着金钥匙携着巨大的啸声降生,虽然在最初几周,易信成功的获得了看似不错的安装量且近日这一数字陆续还在增长,但考虑到其非常低的使用率和微信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易信这个baby身上还是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和淡淡的尸气。
是的,微信大势已成,用户习惯太强大了。虽然人人都承认易信交互更好通话更清晰,但我们还是每天不由自主的打开微信说话发朋友圈,而易信呢?他在一边凉快着呢
事到这份上,易信必须下3剂猛药,方有可能成活:

**猛药1:全面接管通讯录**

用户一安装,易信就是通讯录,所有通讯录里面的人都直接全部导入,而不是在模仿微信玩什么“今天2个明天3个的加好友把戏”
当然,所谓“接管”的意思是:不光要“导入”,还要能增改删,每次操作都等同于对通讯录进行操作(这主要指的是安卓)。
另外,导入的不光是用户的全部通讯录,还有全部短信记录。
继续阅读

产品经理需求文档的那点事

  前几天有朋友问我需求文档应该如何写作?需要注意点什么?其实需求文档在每个公司和每个人的产出的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如果简明扼要的概括就是需求文档把你这个需求描述清楚你想要什么就可以了。

需求文档注定是给所有人看的,它就是产品的定义。

  • 文档围观的人包括:你的老板(如果产品够大,还会需要老板的老板),设计师,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有时还应该包括产品前端:如运营,销售,甚至市场部同事。
  • 在通过各方的评审和签字后,一般来说,这个文档就是一锤定音的事。若有更改,就是需求变更了。
  • 所以,在需求文档撰写前和撰写中,对产品方向和用户的把握要足够强,从产品目的,到每个链接的含义,都需要准确地定义。基本上,当你开始写文档时,应该万事俱备。一边想一边写,那说明你还没有想明白这个产品是怎么回事。
  • 在有些公司,需求文档会包括产品的最终设计界面。即在文档提交给大家围观前,产品界面已经确定完毕。

需求文档写作的一些建议

  • 格式无所谓。用WORD的多,HTML,在线文档都成,我还见过PPT写的!
  • 产品定义部分一定要详细描述。按功能模块写,跨功能的定义用流程和关系来描述。多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定义用户任务,用户流程,页面逻辑关系等。
  • 使用准确的用语,注意边界情况。比如,一个文本框最多输入多少个字符?是阿拉伯数字还是皆可?超过字数会怎么样?
  • 多画图。把原型包括进去,或者把产品界面包括进去,不然就画出来。否则除了你,没多少看得懂。

比如现比较推崇的Agile敏捷开发,会更强短平快,削弱文档的沟通而加强团队的直接交流,简化流程,快速反馈,快速迭代等等。这种情况下,需求文档会极大简化,咱就不在这探讨了。

比较正规的文档目录

  1. 文档信息,版本记录,责任人等
  2. 项目背景,产品目的
  3. 文档约定(采用的标准,通用名词等)
  4. 可行性分析
    • 前期调研
    • 产品预期
    • 对其他产品的影响
  5. 产品定义功能详述(文档主体部分)
    • 功能模块
    • 用例
    • 用户流程
    • 数据需求
    • 业务规则流程
  6. 产品非功能需求
    • 对性能的需求
    • 安全性需求等
  7. 产品风险或潜在问题

这种文档现在更多的出现在软件行业和严谨开发行业,对于互联网而言已经慢慢简化了需求文档的冗余程度,只要这个文档能很清晰的把这个产品描述清楚就好。

如:微博上有好友推荐关系,需求文档中可以描述为

向用户A 推荐 用户B 为他有共同爱好的人,那么他们需要有>10个共同关注的人;
向用户A 推荐 用户C 为他可能感兴趣的人,那么他们需要有共通过的粉丝>10人;

  这两句话描述了微博用户推荐机制产品经理需要给开发产出的需求描述,也经常遇到会有开发问“他们之间怎么关联在一起”“这两个表不在一个数据库“等问题,如果产品经理是开发转型能提供解决方案并且时间很充裕可以协助一下,但大多数产品经理也许不会开发,所以这些问题开发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凡事遇到问题就找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也是人,不是神;

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如何与设计师一起工作

null

本文译自Facebook产品设计总监Julie Zhuo 发表于Medium的《How to Work with Designers》。以下为译文;本文转自公众微信:互联网er的早读课(zaoduke)

  多年前,我曾当过产品经理,然后是工程师,而过去七年我从事的是设计工作。每天我都跟担任这些角色的人一起工作,每一天,我对产品开发背后的责任、挑战和艺术都有新的体会。对于想要搞经楚设计这个奇怪、锐利、helvetica-typed 世界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们,这篇文章正是为你们而写。

若想使用设计师语言,请停止说那些指标的事,改聊使用者。

  其实大多数的情况下,「指标」跟「使用者」意思不会相去太远。举例来说,你或许是希望设定一个目标,让注册页面的转换率提高X%;另一种说法其则是:你想要扫除那些阻止使用者注册、使用产品的障碍。但是你看,「说法」在这里就变得很重要——让使用者更容易注册vs. 优化注册流程的转换率。前者谈的是对使用者的价值,后者则是公司为了成功所产生的需求。设计师做事的心态一般来说是比较偏向使用者这边。
继续阅读

保险电商不需要「搜索」

null

  接触金融网销市场也有一年多了,与之前做的产品设计基本上属于两个思路,前些日子在做新版首页改版时讨论到一个对电商很重要的问题「搜索」对保险电商的重要性如何?

1、保险非实物并且大多属于同质化产品
2、购买保险的用户意向很明确需求不明确
3、不知道搜什么

以上几个观点是为什么得来的呢?

1、保险同质化

  其实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如:国内旅游险、短期意外险,这种简单的险种保险责任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有保险公司、保费、保额的区别,也许个别公司会增加几个特殊的保障责任;

2、意向明确、需求不明确

  为什么这么说呢,模拟一下比如我们是一个驴友,要去欧洲旅游需要买申根签证保险,这个是大使馆要求的这种保险需要医疗险达到30万,这个是必须买的所以用户知道我要去旅游,我要买申根签证保险,但是具体买什么公司的保险,买什么保险他并不知道;

3、不知道搜什么

  综合以上两点特别是第二点,用户并不知道我要搜索什么,不像淘宝、京东,意向和需求都很明确(如:我的电饭煲坏掉了,我要买个电饭煲;夏天了我要买个空调)。

null
null

  如果用户不知道搜索什么内容我们把搜索模块设计的非常突出就没有必要了,开心保在新版设计时我将搜索模块弱化,需求导向强化按需求进行流量导入如:我要去旅行、意外保障、家庭责任、投资理财、团体订购;让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按照需求进行分类筛选好的保险产品,在做搜索的竞品分析时有一家知名保险电商将搜索模块放在显著位置但是搜索规则又很弱很不明白这个是如何设计的。